小黑蚊為臺灣本土原生種昆蟲,為有效防治小黑蚊,應採「以個人防護與環境管理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策略:首先應加強個人防護,阻斷雌成蟲血源防止其產卵孳生,並可避免過敏反應,於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衣服、長褲,或塗抹有效的忌避劑,例如衛生署核可含DEET之防蚊液等,發生小黑蚊滋擾地區可裝置細網目(55網目以上)的紗門、紗窗阻隔小黑蚊。
其次,經常整頓環境,清除青苔後並於地表種植密生草種覆蓋,或加舖碎石、小木塊等,阻斷幼蟲食物,降低幼蟲孳生,為長期降低小黑蚊密度之方法。
在小黑蚊高密度區,可使用合格的環境衛生用藥進行緊急化學防治撲殺成蟲,雖可短期降低族群密度,但若未配合個人防護及清除青苔幼蟲棲地防治作法,1至2週後密度又會再度回復。
- 發布單位:
- 環境督察總隊
- 更新日期:
- 110-06-28
- 點閱數量:
- 2850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