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儼然已為全球邁入21世紀所面對最嚴峻國際環保課題,對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及屬於外銷型新興工業國家的臺灣而言,正處於發展轉捩點上,為維持國家競爭力,國內應擬訂更積極之節能減碳政策,並著手研擬調適衝擊方案,同時加強與國際間合作,進行減碳政策、技術與經驗交流,以推動碳市場之國際接軌,並確保環境、經濟、社會之永續發展。
本署於2008年1月10日成立「溫室氣體減量管理辦公室」;另於同年8月18日擴大組織編制成立「溫減管理室」,下設減量規劃、盤查交易、宣導調適組等3組,負責執行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相關政策法規研擬、跨部會整合協調、產業盤查、全民減碳行動推廣、擴展國際參與等相關工作。本署復於2017年1月8日將溫減管理室併入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亦將方案整合辦公室業務納入宣導調適組,原有3個組分工與業務職掌不變,相關人力資源移入,據以整合環境衛生與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等業務。
隨著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仍持續上升,2020年已創下歷史新高的418ppm,在這氣候變遷嚴峻挑戰下,聯合國指出2021年將是關係地球萬物未來生存的關鍵一年,蔡英文總統特在該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行政院蘇貞昌院長也在同日裁示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減量目標應再重新評估。
本署在2021年7月1日正式設立氣候變遷辦公室,下設政策規劃、排放管理、減碳行動及氣候變遷調適等4個組,將以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研析落實淨零碳排路徑、建構碳定價機制、妥適因應國際邊境調整機制、強化全民低碳及教育工作、發展產業減量及調適揭露制度、整合跨部會調適工作等為重點;同時,投入更多資源及人力,將因應氣候變遷及推動減碳的工作量能予以提升。
工作方向與重點
就法規政策面、產業因應面和社會推廣面區分為「政策規劃組」、「排放管理組」、「減碳行動組」和「氣候變遷調適組」等4組,其工作項目如下:
一、政策規劃組
(一)2050淨零排放路徑規劃、推動及部會整合
(二)短期、中期溫室氣體階段減量目標擬定
(三)各排放部門減量責任分配、追蹤管考
(四)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及國家報告撰擬及發布
(五)國際公約發展研析及對外溝通事項
(六)國際碳邊境調整機制因應作為規劃
(七)氣候變遷科技發展及國際合作
二、排放管理組:
(一)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及相關子法修正
(二)溫室氣體排放源登錄、盤查及管理相關事項
(三)碳費徵收制度建立、專款專用及誘因制度規劃
(四)產業溫室氣體排放效能制度建立及運用
(五)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相關碳權管理事項
(六)溫室氣體認證機構及查驗機構管理
(七)產業負碳技術探討及規劃事項
三、減碳行動組:
(一)低碳永續家園推動相關事項
(二)低碳運具推動相關事項
(三)低碳建築推動相關事項
(四)協助及補助地方政府推動氣候變遷相關事項
(五)推動氣候變遷相關環境教育事項
四、氣候變遷調適組:
(一)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擬訂、推動
(二)跨部會氣候變遷調適工作整合、追蹤管考
(三)氣候變遷氣候情景建立、調適風險評估
(四)產業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制度(TCFD)之推動
(五)規劃氣候韌性發展制度
(六)氣候變遷調適設施推動相關事項
- 發布單位: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更新日期:
- 110-07-01
- 點閱數量:
- 5680
回上頁